恭喜你有个不听话的孩子

2017-07-12 00:00上一篇 |下一篇

  孩子还小的时候怕他生病,怕吃得不好,怕身体发育不良,怕智力发育出问题,怕输在起跑线。稍长大,会跑会跳时又怕出意外,然后孩子越是长大就越是不听话,担心成绩跟不上……所以中国人的俗话又说“养儿一百岁,长忧九十九”。

  这一期讨论孩子听话和不听话的话题。“听话”和“不听话”在教育界和心理学界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及理论发展史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心理学家——班杜拉。班杜拉在研究人类行为的时候,他和传统的理论认为:“人和动物一样,都是无自我的,是受理环境影响的”。比如煽动、威逼、引诱等因素完全可以控制一个人的行为。用中国国学的话来说就是“趋吉避凶”(后来又叫趋利避害)。

用实例来说:老板想员工不迟到,迟到的员工就扣钱;想员工积极工作就给奖励。又比如在家庭里面,你想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,于是和他说,如果做到了就给他奖10元(引诱),或者说做不完就打手心(威逼)。难道孩子的学习就一定要用这些手段?结果会怎样? 如果作业容易做,你的奖励会起作用,如果作业有难度,奖励是无效的,或者他想和你讨价还价。同样,对于威逼也是无效的,不会做就是不会做,越打越笨。 我家那位就老是和孩子说,拖完地给你五块钱。孩子为了钱而拖地肯定是应付式。为了奖励而学习也肯定学不好。如果成绩变好我也挺担心,担心他考试分数有水分,担心他通过弊的方式取得。不是我不信任孩子,而是孩子确实聪明,家长稍有不慎,或许就会让孩子把聪明用错地方。很多时候家长真的太功利、把非要按照自已的想法把孩子逼成毫无灵性、毫无主见的“机器人”。也不惜花重金让孩子参加补习班,结果是上补习班成绩就好,不上就差。自学能力呢?

怎么办?前面那位班杜拉,他在原来行为心理学的基础上又提出了“自我效能”的概念。他认为人不是动物,人是有自我意识的。这种复杂的意识往往不受外界影响,人有自已的信念去支持自已的行为。所以我们的孩子不听话是成长途中必不可少的一步。也有人称之为叛逆期。 我的理解是这样,孩子很不听话等于有很强的自我意识,并且产生“自我效能”。他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。所以在实践上不断尝试,不断思考,不断运用之前的经验、工具、资源……直到把无穷的潜能释放出来。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否提供一个好的机会给孩子练习?科乐多的科学实验就是一个好的训练方式。这些科学实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,让自己探索,在这个这程中不但可以增加知识、还可以思考、积累经验...... 科乐多非常注重学员的后续表现,老师常会和家长聊孩子在学校方面的情况,其中梓琪妈妈则说:“每次问他能考多少分,他都说考95分没问题,满满的自信”。科乐多的孩子大多和梓琪一样,从不参加补习班,课余时间主要是参加科乐多实验、音乐课、外出游玩。 是的,科乐多通过探索式的教学方法,通过实验激发孩子对各门上学科的好奇心和热爱,逐步建立自我效能、自己思考的习惯和能力、让孩子掌握自学自习的方法,从而能轻松应对学校的学习,即使将来走上社会后也能获益其中。在德国、美国,科乐多之所以受到欢迎和普及,是因为众多科家长和工程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科学启蒙老师——科乐多。

科乐多的孩子都能在学校的课堂上考得高分,正是因为自我效能,一种能取得成功的信念。这种信念决定了我们的成功与否。事实上,我们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自我效能而不是我们的实际能力。正如著名的自证预言一样。当我们认为,“这真的行不通”,它就真的不行。但如果我们相信,“我可以的”,那你真的可以!

  接着我上一篇文章所说的《自然法则》。实验六,就有很多个可以,第一个可以是让五岁的孩子一定可以完成,只有把事情做完了,其自身的效能感就会提升。(所以考试时做题的顺序就是要先从易到难?因为只有易的做好了效能感就会提升,信心越来越来越强。)第二个可以就是,我可以改变你的眼睛。我能把所有的颜色混合在一起,你只看到白色。接着便引发可以思考的问题。第三,这些实验可以积累经验。 实验七、实验八也有很多可以,我可以完成这些实验,可以使用放大镜这个工具、我可以让木棒产生静电,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,可以用木棍吸引小纸屑,可以积累经验。  实验九,则是个进一步的应用,即是用实验8的知识和经验去把混在一起盐和胡椒粉分开。也因为有了实验8,当你穿针引线而穿不过的时候,孩子就会给你找来一个扩大镜。原来所谓的聪明都是这样来的。 实验十、也非常有创意,让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自制一个太阳表。瞬间有一种天人合一和回归大自然的感觉。以前的人外出都没有手表,但人们都知道大概的时间。这是大自然的语言。能读懂大自然的人有没一种很智慧的感觉? 实验十一的创意又类似实验六,运用实验六的积累可以创造让静的图片变成动的画画,这就是电影的雏形。电影是以此为基础而发明的。

这里用上一篇文章的标题做总结,“简单不简单简简单单真不简单”,这些实验简单的是步骤,不简单的是可以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,可以加强孩子的探索动手能力,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,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本文作者:林三 (网络工程师、国学学者,著有《人生的64种情境》、现为科乐多高级教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