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马云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

2017-08-23 00:00上一篇 |下一篇

名人说过的每一句话,都有可能成为社会上热门的话题,这就是名人效应。 比如马云,他说他最后悔的事就是创办阿里巴巴。作为小多(我们公司还有小科和小乐)的解读是,他只不过是钱多到用不完了,所以说说风凉话,或者用两个字表达——娇情。不过再细想,他一直背负破坏中国经济的骂名,或者他某个时候某个程度上认同了这样的骂名,所以用后悔来回应。又或者是做总裁做得太累,或者代表了多方(比如股东和政府)利益而身不由己......

最近马云又谈教育了,并且语出惊人。他说:“我可以保证,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”。 他为什么这样说?

原来他把人分成了知识型和智慧型两大类,也把社会分成知识型社会和智慧型两大类。他说现在的教育,以及过去两百年的教育都是知识型的教育,“知识改变命运”。但是,随着科技的进步,知识型的工作、知识型的人逐渐被电脑,被机器人(人工智能)代替。所以未来三十年,如果我们的孩子还是继续在学知识,那未来一点用处都没有。比如计算,我们算不过计算机,比记忆力我们比不过电脑,工厂的工人比不过机器人,服务窗口无人化(比如网络客服和自动化售票),汽车采用无人驾驶、医疗诊治采用智能化系统、人工智能自动编写新闻稿、围棋的AlphaGo战胜世界第一棋手柯洁;财务、金融等方面的工作都将有人工智能代替....所有这些迹象或发展趋势都在说明,我们的未来(也就是我们的孩子)要想获得优势比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。

什么是智慧?马爸(千千万万的淘宝店家都指望靠他给饭吃)说智慧是一种体验。体验就是让孩子去玩、去尝试,去与人交往,去做生活实验、科学实验,也包括琴棋书画。他认为未来的社会是智慧的社会。要想在智慧型的社会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要在教育体制上进行改革。所以他呼嘘社会各国、各地、各家庭高度关注孩子未来的教育。

小多秉承着一向爱啰嗦和找揸的毛病认为:马爸说得不是很准确,他“呼嘘各国”。其实国外早就不再强调孩子对知识的死记硬背,并且一直都让孩子更多地以实践的方式体验知识。通过实践的方式体验知识有很多好处。首先是满足和迎合孩子的好奇心,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不觉得累。同时形成爱学习、爱探索(爱解决问题、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和发现新事物)的好习惯。

德国教育学家爱德华•斯普朗格说: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,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。这也是我们科乐多每一位教师所铭记和遵循的理念。

话又说回来,我们家长有这样的理念又有什么用?只要学校的教育仍是以强记和高分作为考核和选人的标准,而我们的孩子就上不了好的中学,上不了好的大学,没有光彩的人生,输得更惨。所以你说马云所说的话像不像放*?

而小多则是这样认为,如果以强记、痛苦、放弃生活乐趣等为前题而获得的高分,但后续又缺乏创造力、团队合作和品味生活的能力同样是一大败笔。其实真正的学霸是平常不怎么学习,他在玩的过程中顺随就把知识装进了大脑,他会在玩的过程中提升了思考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、创造力和自我效能等。

只要这些能力都提高了,要想在学校的考试中获得高分也十分容易。他用另外一些理解和关联的方法取代了强记。并且不会忘,会被转变成生活能力的一部分。

当然,我们的国家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调整。前不久教育部就发布了“教育部关于印发《义务教育小学税务学课程标准》的通知"。

其实科技的进步和找工作有什么关系?到最后、人都不需要工作,只需体验生活,享受生活,用其独立的思考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区分人与机器人。最后是什么时候?最后是人们一直在努力为了达到不用工作的那个时候。